close
政府方才開張,國民黨即傳出希領回興票案提存的二點四億元,就時機和作法而言,均屬不智。為了一筆爛帳,重新掀起漫天歷史塵埃,對國民黨的形象有害無益。
在這裡,國親兩黨各有一個天真的想像:國民黨拿回屬於黨的二點四億元,宋楚瑜則可從「興票案」的陰影底下完全脫困;一方獲得實惠,一方還得清白,想像中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一樁。但他們忽略了握有此案「第三把鑰匙」的李登輝,還有旁觀此事八年而備覺疑惑的台灣民眾;況且,即使提存的程序糾結得以解開,從社會觀感而言,此案已絕非「你拿回錢,我洗刷名」這麼簡單。
回顧興票案始末,它不只是國民黨內部惡鬥的醜陋一頁,也讓舊式密室政治的汙穢現形。二○○○年的總統大選,是李登輝與宋楚瑜的惡鬥;結果宋楚瑜因李登輝主導的興票案而阻斷了原子筆總統之路,國民黨也痛失政權,可謂兩敗俱傷,而台灣人民則由此承受了扁政權八年失政敗德的苦果。就此而言,興票案已是絕無可能討回「公道」。
如今,吳伯雄和宋楚瑜似有意將這段恩怨作個了結,但如果把二點四億視為與李登輝言和的「報償」,卻可能是治絲益棼。事實上,經過這麼巨大的風暴,興票案要返歸純淨的天空已無可能;唯一可以做的事,是將人的恩怨情仇作一了斷,然後讓那筆罪惡源頭的錢回歸社會,才有三贏的可能。
亦即,當事的各方,應該把「人」和「錢」的問題分開來處理,不可彼此勾聯,更不必以錢的解套作為彼此和解的前提。如此,興票案才可能尋得最後的救贖。
從「人」的問題看,李連宋等人當年的情仇,如今已有了莫大的變化:原本於興票案站在同一陣營的「李連廣告筆」,在慘敗後演變成「連宋」攜手搭檔的局面;至馬英九出線,李登輝又見風轉舵。顯然,政治情境的變化,可以催化政治情仇的變化。過去八年,相關人等歷經分分合合,目睹民進黨執政的顛狂,看到台灣的倒退和人民的痛苦,不可能對自己的作為沒有絲毫懊惱吧?
當台原子筆灣飽經艱難,熬過痛苦的八年,新的民意對台灣前途也已作出新的選擇,李宋這些已退至舞台邊緣的人物,若思化解舊日恩怨,自是可以理解。何況,興票案是李連宋共同加給台灣的歷史疼痛,現在始作俑者若能就此和解,至少可表達對人民今是昨非的歉意。但是,對於錢的處置,卻沒有含糊的餘地。根據宋楚瑜和吳伯雄的認知,這二點四億元來自不同管道的秘密撥款,是李登輝委託宋楚瑜動支,確屬國民黨所有;李登輝的說法,則與此不同,且一再反覆。雙方認知上的不同,是這筆錢無法提取的主因。事實上,撇開蔣家遺族照護經費不談,所謂的「黨政運作基金」包含了民間政治捐款及競選補助款等紛雜來源,且經過私人廣告筆管道的輾轉理財運用;在這種情況下,能否視為國民黨資金而由國民黨領回並另作他用,自然大有可議。
試想,國民黨的黨產爭議多年來未曾平息,如今若要為這筆妾身未明的興票款,再度勾起社會對其不當黨產的記憶,豈屬明智?更何況,二點四億的巨款固然誘人,卻是充滿「舊時代」、「宮廷風」、「政治惡鬥」的魅影;國民黨往前看都來不及,何必為這筆錢再讓自己沾滿歷史的汙穢?
如果老巨頭們願意放下恩怨,大家不妨把這筆錢領出來,然後捐出供作公益用途;否則就讓提存時限屆滿自動充公,歸入國庫後自然而然地回到民間。如此,就算政治巨頭們積欠台灣社會的少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