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0年代匈牙利記者拜羅Mr.Biro發明了第1支原子筆





原子筆是當今廣為人們使用的書寫工具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國人因鑑於



原子彈的威力,喜歡以「原子」命名新奇的事物,「原子筆」一詞因而產生。



裡面還寫1888年發明、1943年改良云云.........



玉兔牌」是台灣最早生產ballpointpen的公司。

  現任老闆是第二代傳人,他說當年取名「原子筆」是因為當時最流行的名詞是原子能源、原子彈,取名「原子筆」代表取用不完、源源不竭的意思。



★但現在的"奈米"可就不只是流行用語了!

  奈米(nanometer)是一個長度的單位。1奈米=十億分之1米(10-9meter),約為分子或DNA的大小,或是頭髮寬度的十萬分之一。
原子筆


  奈米結構除了尺寸小之外,往往還擁有高表面/體積比、高密度堆積以及高結構組合彈性的特徵。所謂的奈米科技便是運用我們對奈米系統的了解,將原子或分子廣告筆設計組合成新的奈米結構,並以其為基本「建築磚塊」(buildingblock),加以製作、組裝成新的材料、元件或系統。因此,在製程的觀念上,奈米科技屬於「由小作大」(bottomup),與半導體產業透過光罩、微影、蝕刻等「由大縮小」(topdown)的製程相當不同。

  想知道更詳細的人,請參考此網站http://nano.nchc.org.tw/aboutnano.php原子筆,或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網http://nano-taiwan.sinica.edu.tw/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下是奇摩知識的

1930年代匈牙利記者拜羅Mr.Biro發明了第1支原子筆。剛發明的原子筆要價高達10元美金 廣告筆

,在原子彈之前早就有科學家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了,只是在2次大戰結束之後才被炒得

很熱。就像現在的資訊時代一樣,把許多新的事物都冠上原子兩個字。例如新發明了1種

用滾動的小球作為筆尖的筆,比鋼筆還好用,在手帕上、木材的表面上都可以寫字,又不

必灌墨水,真的很新奇,於是就叫它“原子筆”。正好那時美國在日本丟了原子彈,他大

做廣告,把他的筆與原子彈並論,命名為原子筆,很快風靡世界。我們可以順手拿枝原子

筆來觀察一下。可以看到筆尖有一顆直徑約0.1cm的「小鋼珠」,它是由鉻和鋼的合金所

製成的,非常耐壓、耐磨;這顆小圓球待在筆尖的窩裡,當我們拿筆滑過紙面,它一滾動

,就把頂在上方筆管內的墨水帶到紙上。這個小圓球是原子筆最大的特色所在,它並不是

「原子」,但是又圓又小--「彷若」1個小原子,因此它剛出現時就被稱為「原子筆」









成分  





  看"原子"二字就知道,它的形狀就長的像原子彈頭一樣,顧名思義就被稱為"原子筆"。原子筆的墨水是屬於油性的物質,也因此被原子筆沾染到時,無法容易清洗掉,但也是市面上使用率最高的筆款。



一般俗稱的原子筆,可分為1.油性原子筆-即為原子筆和2.中性原子筆-即為中性筆兩種。

兩者主要差異在於墨水成分的不同,



油性原子筆-墨水黏稠度高,耐水性強,但油漬較多。



中性原子筆-墨水黏稠度適中,油漬少,耐水及耐光性比油性原子筆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